□ 劉 剛
偶爾晨起,踱步于仿若在一夜之間悄然潛入的初秋,移步易景,一物一境,深切感受著獨屬于秋的那份氣息。盡管晨曦中還存有未銷盡的絲絲暑氣,但那淡淡的料峭之涼,仍是讓人身心有些許的愜然。
極目遠眺,山若橫黛,水似薄靄,虛實交融間,沉穩(wěn)之山化作渺逸之影,顯于粼粼波光,現(xiàn)實與幻影相映成趣,讓人頓然之間感悟唐人詩句“蒼島孤生白浪中,倚天高塔勢翻空”的寓精妙于平實的妙筆之趣。更有寬闊水域處,藍天落于水底,浟湙瀲滟,浮天無岸。盡管遺憾無法于晨時觀到“落霞與孤鶩齊飛”的傳世美景,但“秋水共長天一色”的景致卻傾入眼眸。一時之間,竟然無法辨別是天光融入了水,還是水景映照了天,在這天地交錯的亦虛亦幻之中,博大的萬物,玄妙的天地,均完美的包容于一洼清水之中,讓我更加敬慕“水利萬物而不爭”的上善之品和浸潤之德。
收目近觀,河岸邊的幾叢蘆葦臨水而生,梢頭蘆花隨風搖曳,仿如遺世獨立、負手御風的仙子,飄然超乎物外,映襯的周圍之景也變得雅致許多,也讓我更加傾慕詩人于詩句“十分秋色無人管,半屬蘆花半蓼花”中展現(xiàn)的奇妙視角?;蛟S正是這本應焚于灶臺之下,鋪于茅頂之上的平淡無奇俗物中所蘊藏的非凡韻味,才能激發(fā)古人的靈感,方會在《詩經(jīng)》的《國風·秦風·蒹葭》中吟唱出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”的古韻之美,更描繪出讓人鐘情千年的“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”的期盼之境,也才會有白居易的“苦竹林邊蘆葦叢,停舟一望思無窮”。我無法知其所思為何,或是家國的情懷,或是身世的凄苦,或是別鄉(xiāng)的離愁,但我實實在在品讀到蘆葦在鹽河邊、灘野中生發(fā)的頑強和對苅草為屋而居、燃蘆煮海為鹽的“煉海人”的無言付出。
緩步前行,垂目而視,小徑上的寥寥落葉更加佐證了秋的到來。習慣性抬頭向上望去,恰有一片黃葉緩緩飄落,突然間,童心驟起,抬手想抓住,可落葉仿似更加鐘愛大地,輕緩的繞過指尖,落入地面的落葉之中。就在這一瞬間,我似乎有了一種新的感悟。葉落而下,決不是大樹的舍棄,而是落葉的自我放逐,是為了讓樹木儲備更多能量,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酷冷寒冬。落葉墜入泥土,更加不是結束,而是在大地中滅失自我,轉化為滋養(yǎng),在生命的輪回中,涅槃新的未來。這一刻的黃,決不是破敗之色,反而遠勝雛菊的冷艷,超乎文心蘭的旖旎,更似稻谷的成熟,它在最美之時,在榮披尊寵之色一刻,以生與滅詮釋生命循環(huán)往復的永恒哲理。
透過路邊樹木,欣喜發(fā)現(xiàn)一顆小楓樹悄掩其后,盡管是孤零零的一棵,且有著似乎難經(jīng)夜露晨霜侵擾的纖軟,但那份“勝于二月花”的紅,反而讓人覺得它是那么的嬌艷和傲然。我記得詩人多將楓葉與暮色相聯(lián),無論是白居易的“潯陽江頭夜送客,楓葉荻花秋瑟瑟”,還是魚玄機的“楓葉千枝復萬枝,江橋掩映暮帆遲”,亦復是張志和的“楓葉落,荻花干,醉宿漁舟不覺寒”,盡管意境凄美、辭藻華彩,但多透露出遲暮、凋零和蒼涼之感,或是傷秋,或是傷已,不禁讓人心緒悵然。此刻,我倒更喜偉人寫秋景的詞句,讀“看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”時,可見磅礴氣勢,讀“戰(zhàn)地黃花分外香”時,讓人胸襟開闊,讀“蕭瑟秋風今又是,換了人間”時,更讓人感悟,歲月征途中,最需留意的不是哪一時得失,而是面對一切的心境和一路走來的過程??傊@一刻,莫道江南的綠肥紅瘦,不言北方的大漠孤煙,中華大地秋景各異,意象萬千,壯美無比!不若借眼前小景,思層林盡染,道一句“天涼,好個秋!”
行筆至此,按上方以水指玄色、以蘆花指白色、以落葉指黃色、以楓葉指紅色的規(guī)律,結合“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”的五行之理,此處應當著墨于青色,可我左思右想,青色與秋的直接聯(lián)系似乎生硬。其實,無論簡約之秀、綺麗之妍,還是景與思交融的玄韻,或許秋季色彩的斑斕和繽紛絕不是五色所能囊括。許是亙古越今以來,國人素來喜用“五”泛指眾多的習慣影響了我,如農人喜用“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”的“五谷”指代孕養(yǎng)蒼生的希望,如樂師擅以“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的“五音”紛呈雅音俗樂的異彩,禪宗更用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”的“五蘊”泛指業(yè)障蕓蕓眾生的一切苦厄。我想此時的“青”當是一種內心的期希之色,或是盎然綠意,象征勃勃生機的春;或是湛湛藍天,象征雨后初晴的夏;或是肅殺玄色,象征孕生于滅的冬。
根據(jù)易理,奇數(shù)為陽,中正是吉亨爻位,“五”既代表陽又位居中正,與傳統(tǒng)文化的“守中致和”思想十分契合,更加符合儒學之道的中庸精神。秋亦如此,具有五行之性,包含四季之德,深蘊中庸之道,涵養(yǎng)包容之心,今以五色呈現(xiàn),又不迷君子之目,正應《易經(jīng)》同人卦的《彖傳》所云:“文明以健,中正以應,君子正也,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?!?/span>